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开展新员工风采展示汇报总结会
美食 2025-04-05 18:49:47 510 0
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
台北有一家TUGA葡萄牙餐廳,有一道炸蝦料理,乍看和日本料理系出同門,也是其來有自。去骨雞腿排趁著還有一點凍的時候切塊,以一點點清酒,將調好味道的日清炸雞粉化為泥狀裹上雞腿排,噴點油丟進氣炸鍋,180度10分鐘,中間翻面一次就可搞定。
炸物傳入日本之後也有很多不同的作法,比如南蠻炸雞,在炸好的雞肉上面淋了酸甜的南蠻醬汁。很多年前外曾祖母過世,喪禮後的辦桌,準備了一個大油鍋,廚師會把整隻雞裹粉丟進去油鍋裡炸,端上桌就是一道熱騰騰、香噴噴的菜餚。不好的炸雞咬下去都是炸得硬邦邦的麵粉,肉老無汁,像是你在氣炸鍋調200度炸20分鐘。青少年和青年時期,味蕾還沒打開,心目中最厲害的炸雞就是肯德基,永遠都在肚子餓的中學生如果可以吃上一餐肯德基炸雞,就算是人生至高無上的享受。辦公室附近有家標榜北海道口味的新開拉麵店名喚「畀沙門天」,炸雞非常好吃,搭配拉麵口味絕讚,偶而會興起很想吃的衝動,就直奔而去。
不過每家嘗試,偶而也會踩到雷,因此口味一致的連鎖店,有時候反而是比較安全的選擇。日式炸雞既然叫做「唐揚」,想來就是自中國傳入,江戶以來的日本人,經常把各種食物裹粉拿去炸,稱作唐揚,比較有名的像是「薩摩揚」炸魚板、「炸天婦羅」,都是日本人嗜吃的炸物有些路程大家可以結伴前行,如果遇到警察,大家則各自奔逃。
在老家信陽時,董釗就因為在街上發放福音單張,被警察傳喚、毆打。有些地區家庭教會被限制聚會人數,有些地方則是直接勒令停止聚會。所以董釗一家搬到鄭州以後,依舊被鄭州警察警告,嚴重的時候,連早餐店都不能正常營業在老家信陽時,董釗就因為在街上發放福音單張,被警察傳喚、毆打。
只能取道塞爾維亞,經過南美11個國家,從墨西哥邊境爬上開往美國的火車,以此偷渡入境。有些地區家庭教會被限制聚會人數,有些地方則是直接勒令停止聚會。
被問到在河南的生活比較辛苦,還是在逃亡的路上比較辛苦,董釗猶豫了。然而,中國迫害基督徒並不是個案,政府打壓家庭教會的常態。被釋之後,董太太用手機聯繫丈夫,彼時董釗和大兒子躲在當地基督徒村民家裡不敢出門,是好心的村民外出把董太太接過來,一家人才得以團聚。經歷了土匪、警察的搶劫,真正的翻身越嶺,乘獨木舟過河,終於抵達美國,但是美國的第一站卻是移民監獄。
來自中國河南的董釗一家,因為信仰基督教,長期被當地警察和政府脅迫。從北京到美國,董釗一家一共用了195天。當全世界都在關注上海的現狀時,希望大家把眼光也轉向新疆、西藏,新疆維吾爾族正在面對強制勞動和種族滅絕。作為沒有身份的非法移民,即使有人權組織從移民監獄將他們一家保釋出來,之後還會面臨比一般政治庇護更長的等待過程。
有一段時間,董釗的妻子和小兒子以及其他難民被警察抓走,在警局內,其他身上有錢的難民,把錢拿出來,很快就被釋放,而沒有錢的董太太被關了整整12天。為了躲避當地濫用私刑的警察,董釗又帶著妻兒搬到河南首府鄭州附近,在那邊開了個早餐店為生,繼續參加當地家庭教會的聚會。
有些路程大家可以結伴前行,如果遇到警察,大家則各自奔逃。所以董釗一家搬到鄭州以後,依舊被鄭州警察警告,嚴重的時候,連早餐店都不能正常營業。
由於警察的逼迫已經威脅到孩子正常的學習生活,警察通過連坐的手法,通過家裡的親戚限制他們的信仰行為,在2021年底,董釗決定攜妻兒出逃。董釗回憶,一路上遇到很多別國的難民,都和他一樣希望赴美。上海作為引領亞洲經濟的大都市,因為疫情就全城封閉,城中不論男女老少、身份背景,通通囚禁在家至於開發中國家受到的衝擊更大,馬爾帕斯表示:「光是能源價格翻倍這一點,就足以引發經濟衰退」。全球經濟皆受影響,台灣自不例外 世界銀行(World Bank)總裁馬爾帕斯(David Malpass)於5月25日在美國商會(U.S. Chamber of Commerce)主辦的一場活動中警告:「這場二次大戰之後歐洲最大規模戰爭,恐將引發全球經濟衰退」。我國行政院主計總處於2月(俄侵烏之前)還樂觀地將今年經濟成長從4.15%上調至4.42%,5月27日也不得不下修到3.91%,可見在全球化體系下,台灣也無法倖免於置身此一風暴之中,接下來要看的是,政府如何讓風暴對人民的衝擊影響降到最低。
也就是說,台灣縱使不至於直接出現一定規模的糧食不足危機導致飢餓的情況,但包括餐飲、農耕、畜牧等行業(筆者在這三種行業都有不少熟識朋友,曾多次傾聽他們苦悶的心聲),於疫情導致消費低迷之際,雪上加霜地飽受原物料漲價卻無法充分反映的產品售價之苦。根據聯合國官員說法,已引發另一場橫跨糧食危機、能源與金融市場陷入混亂的「完美風暴」,將對全世界數十億人口造成負面衝擊。
而衝擊最大的,仍是家庭收入受疫情影響而短少乃至無以為繼的中底層民眾。尤其2021年,在衝突、極端氣候、疫情影響下,面臨嚴重缺糧風險的人數遽增4000萬人,2022年將因俄侵烏戰爭(最嚴重的衝突)再度暴增。
」 過去5年,俄烏合計占全球小麥出口近30%、玉米17%、大麥32%、葵花油更高達75%,此外還有農業不可或缺的化肥與其製造元素,如維持玉米、大豆、小麥、稻米高產量的關鍵元素鉀鹽、氨氣、尿素等土壤肥料,俄國也都是全球第1大出口國,可見俄烏在全球糧食市場的重要性。台灣由於經濟實力佳,目前雖然沒有受到糧食不安全、飼料供應不足之苦。
因為俄國遭國際制裁幾乎無法出口糧食,素有歐洲糧倉之譽的烏克蘭,在黑海的出口要港遭俄軍封鎖,加上30%的耕地淪為戰場,也瞬間失去糧食出口能力。於俄侵烏戰爭之後,轉而向美國在內其他糧食出口國展開全球搶糧,被懷疑有屯糧之嫌。其實世銀在4月間已將其對今年全球GDP成長率預估值從4.1%下調至3.2%,並舉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德國為例,受到能源價格上漲影響,該國經濟成長已大幅放緩。自2月24日俄侵烏以來,小麥價格上漲21%、大麥33%,部分肥料的價格漲幅更高達40%,全球主要經濟體正飽受通貨膨脹居高不下之苦。
根據聯合國糧食計畫署估計,俄軍封鎖黑海港市,至少450萬噸糧食滯留烏克蘭,首當其衝是高度仰賴俄烏糧食進口的非洲國家,受害最嚴重的便是這些國家的人民。而一度傳出化肥短缺的現象,在農委會緊急調度進口下,新聞上已看不到爭議持續的報導。
此外,根據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(IFPRI)最新統計,包括中國、印尼、阿根廷、阿爾及利亞、伊朗、哈薩克斯坦、土耳其、塞爾維亞、埃及、突尼斯、科威特、馬來西亞…等20幾個國家也都發布出口禁令。如全球第2大小麥供應國,但今年因遭熱浪侵襲穀物收成不佳的印度,5月14日突然宣布禁止小麥出口。
對已屬世界第一大糧食進口國的中國而言,2021年進口糧食創下歷史新高達1.645億噸,糧食對外依存度已高達19.4%,其大宗農產品進口來源國中烏克蘭排名第六,主要進口產品為玉米、大麥和葵花籽油。但糧食、飼料與化肥的價格上漲,仍然讓已飽受疫情帶來經濟不振之苦的中底層人民生活上更加窘迫。
」能源、糧食、飼料與化學肥料都高度仰賴進口的台灣,無法倖免置身風暴之中,問題在於如何讓人民能安穩渡過劫難? 俄侵烏讓世界糧食危機加劇 聯合國月前公布《全球糧食危機》年度報告,指出「衝突」是糧食危機主要推力,而且已成為長期發展趨勢。而且必定會出現不少亟須紓困、救助的漏網之魚,這是政府必須再加強補漏之處,重要的功課,包括紓困政策本身如何更周延與紓困對象如何減少漏網之人。文:詹順貴 俄羅斯入侵略烏克蘭迄今已逾3個月,短時間仍看不出有快速終結的跡象。而新冠肺炎疫情更讓全球飢餓人口增加約18%,達到7.2億至8.11億人。
烏克蘭基輔地區赫雷貝尼村附近的一塊田地裡,一台收割機正將小麥噴入卡車中(Photo Credit: Reuters / 達志影像) 各國採限糧政策,無疑雪上加霜 受影響的全球穀物出口量逾三成,連帶引發許多國家限制糧食與化肥出口。限制的品項從最初的玉米、麵粉、黑麥、大麥,一路擴增到大豆、動物油、植物油、鹽、糖、馬鈴薯、洋蔥,乃至肉類。
所以,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指出「烏克蘭的農業,俄羅斯的糧食、化肥無法恢復生產,全球糧食安全就無法真正解決。當然,政府一連串的紓困措施,會有相當程度的舒緩作用,但畢竟無法常態化。
俄入侵烏後,聯合國預估2022年全球將有2億8300萬人需要糧食援助,其中烏克蘭因為戰爭所產生的數百萬名難民及生產停頓,更從「歐洲糧倉」變成需要救濟的國家於俄侵烏戰爭之後,轉而向美國在內其他糧食出口國展開全球搶糧,被懷疑有屯糧之嫌。